欢迎访问齐鲁焦点时讯网门户网

2025年10月12日星期日

logo_02.png

健康科普——夏季防蜱虫:叮咬危害大,防治有妙招

2025-08-26 20:35:52   字体大小:

健康科普——夏季防蜱虫:叮咬危害大,防治有妙招

 

齐鲁焦点时讯(烟台)于清林(通讯员:柳华林)

夏季来临,户外活动增多,蜱虫也进入活跃期。这种芝麻大小的蛛形纲生物,不仅是吸血的“小恶魔”,更能传播多种致命疾病,需高度警惕。

蜱虫习性与藏身处

蜱虫非昆虫,是蜘蛛近亲,未吸血时如芝麻大小,吸血后可膨胀至黄豆大。常栖息于草木茂盛处(草丛、灌木丛)、动物身上(鼠、鸟、猫、狗等),叮咬人类时偏爱头皮、耳后、腋窝、腹股沟等皮肤薄嫩隐蔽部位。

叮咬危害远超瘙痒等皮肤症状

蜱虫的主要威胁是传播病原体

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高热、乏力、血小板降低,重症可致多器官衰竭,死亡率较高。

莱姆病早期出现 “牛眼状” 红斑,后期累及关节、心脏和神经系统。

森林脑炎高热、头痛、颈项强直,严重者昏迷、瘫痪甚至死亡。

预防:筑牢防护网

着装防护穿浅色长袖衣裤,裤腿塞袜子,袖口扎紧,戴帽子,便于发现蜱虫。

化学防护皮肤涂含避蚊胺、派卡瑞丁的驱避剂,衣物用氯菊酯处理(勿直接接触皮肤)。

行动注意在道路中央行走,避免在草丛站立、久坐等。

及时检查户外活动后立即检查全身及衣物,尤其隐蔽处;检查宠物;尽快洗澡换衣,衣物高温烘干。

环境管理清理庭院杂草,减少蜱虫滋生。

被叮咬后:正确处理是关键

尽快移除用尖头镊子贴近皮肤夹住蜱虫头部,垂直匀速拔出,避免拽扯、火烧或涂刺激物。

处理伤口肥皂水清洗后,用碘伏或酒精消毒。

保存蜱虫放入密封袋,标注日期,供就医参考。

密切观察标记叮咬处并拍照,1 个月内留意发热、头痛、皮疹等症状。

及时就医若口器残留、叮咬超 24 小时或出现不适,立即到正规医院就诊并告知蜱虫叮咬史。

蜱虫虽小,危害巨大。享受户外时光的同时,务必提高警惕,做好防护(衣、药、行)、检查(人、宠、衣)、正确处理(快、准、稳)这三步。切记“早发现、早移除、早观察、早就医”是应对蜱虫叮咬的核心原则。莫让小小蜱虫,破坏了你的夏日健康与快乐!(通讯员 柳华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