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科普——“头”等大事:别让脑血管比年龄先退休
齐鲁焦点时讯(烟台)于清林(通讯员:孙玉婷)
近日,烟台福山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了一名年轻患者,25岁的小张躺在病床上,向医生护士表达着疑惑:“不过熬了几天夜,我怎么就脑出血了?”
小张的遭遇让人们必须正视一个现实: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血管,却已提前迈入老年模式。作为每天与大脑和神经打交道的神经外科护理人员,今天就来帮大家识别脑血管释放的求救信号,助您守护好生命的“司令部”。
三个“隐形杀手”,加速血管老化
CT显示,小张本应光滑的脑血管内壁布满斑块,像多年未清理的花洒。这不是个例——
奶茶里的“甜蜜陷阱”:一杯700ml奶茶约含14块方糖,长期摄入会让血液变黏稠,杂质沉积形成斑块。
熬夜引发的“血压过山车”:凌晨1-3点是脑血管修复的关键时段,熬夜会导致血压剧烈波动,损伤血管弹性,甚至诱发动脉瘤。
久坐不动的“血栓危机”:每天久坐超8小时,下肢血流速度降低50%,血栓脱落可能堵塞脑血管。
自测建议:若每日奶茶/饮料>500ml、熬夜超过2点、久坐>6小时,你的血管年龄可能比实际大10岁!
大脑发出的三个求救信号,千万别忽略
神经外科急诊中,九成年轻患者在发病前都曾忽略以下征兆:
“1看”面部不对称:照镜子时发现嘴角歪斜、眼睛闭合不全,需警惕面神经受压迫。
“2查”肢体无力:双臂平举,一侧迅速下垂;或单腿站立无法支撑10秒,提示运动功能障碍。
“0听”言语障碍:突然口齿不清、用词错误,可能是语言中枢缺血。
牢记“120”口诀:1看脸、2查手、0听声,出现任一症状,立即拨打120!
上班族专属脑血管保养指南
每天10分钟,轻松守护血管健康:
设置“电子设备宵禁”:凌晨1点前关闭电子设备,改用阅读+温水泡脚,助血管放松。
健康饮品替代:奶茶换成无糖绿茶加柠檬,咖啡选美式或冷萃,每日饮水量建议为体重(kg)×35ml。
办公室“微运动”:每小时花3分钟做一组动作——握拳张手20次、坐姿抬腿5秒/侧、颈部写“米”字,促进循环,缓解久坐压力。
健康是一种习惯,别等身体报警才行动。从现在起,关注你的血管血管,拥抱更安心的工作与生活。
(通讯员 孙玉婷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