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鲁焦点时讯网(临沂)李先荣 盛夏时节,山东临沂郯城县花园镇李村乡情草编创业园的直播间里热闹非凡。返乡度假的大学生们正手持精巧的草编篮筐,对着镜头用流利的网言网语介绍产品:“家人们看过来!这款稻草编织的收纳筐采用传统绞编工艺,防水又环保,现在下单还送手工杯垫哦!” 连日来,这群青春身影通过直播带货,让家乡的草编手工艺品飞向全国市场。
李村素有 “草编之乡” 的美誉,依托当地丰富的水稻秸秆资源,全村 300 余名村民练就了一手草编绝活,从耄耋老人到青年妇女,田间地头的稻草在指尖翻飞成一件件实用美观的工艺品。为破解 “酒香也怕巷子深” 的困境,村两委专门投资打造标准化直播间,村支部书记李敬率先垂范,利用工作间隙亲自上阵直播,更发出 “青春邀约”,鼓励本村大学生返乡实践,为传统草编注入新活力。
“既能帮家乡卖货,又能锻炼社会实践能力,这是最有意义的暑假!” 大学生李阳一边调试直播设备一边说。假期里,返乡学子们组成志愿服务队,深入田间地头调研草编产业,结合专业知识优化产品展示方案,用短视频记录草编制作全过程,在直播间里既讲得出 “绞编”“缠编” 的工艺门道,又玩得转 “限时秒杀”“连麦互动” 等营销技巧,让原本藏于乡野的手工艺品成了网红爆款。
直播带货不仅带火了销量,更激活了产业创新。根据直播间的实时反馈,村里组织年轻匠人开发出宠物窝、野餐垫等 20 余种新品,满足个性化消费需求。“以前卖给中间商一个筐挣 3 块钱,现在直播直销能挣 8 块!” 编织户王大娘算起增收账喜上眉梢。
如今在李村,手机成了村民眼中的 “新农具”,直播数据化作 “新农资”,田间地头的草编手艺正变身致富“新农活”。“大学生带来的不仅是订单,更带来了新思维、新模式。” 村支部书记李敬表示,“下一步村党支部将扩大直播团队规模,建设草编文创展厅,通过 “电商 + 非遗” 模式让传统技艺焕发新生机,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,让更多村民共享发展红利。”(通讯员 王春峰)
责任编辑:张加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