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鲁焦点时讯网(东营)张洪民 困难学生资助事关教育公平和民生福祉,东营区始终把落实学生资助政策作为重要民生工程,把培养家庭困难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生资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。脱贫攻坚期间,为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,结合东营区实际,制定了《东营区教育扶贫救助基金管理办法》,设立了政府主导、社会参与的公益性、救助性专项资金--东营区教育扶贫救助基金。建立起了覆盖“所有学段、所有学校、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”的学生教育资助体系,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形成了以政府投入资助为主、社会资助为辅的可持续学生教育资助机制。脱贫攻坚全面完成后,根据巩固拓展脱贫攻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内政策保持总体稳定的要求,东营区进一步完善了《东营区教育救助基金管理办法》并延续执行。
教育救助基金资金来源以政府投入为主、社会资助为辅。区财政每年预算安排教育救助资金100万元,并通过其它合法途径募集社会资金,当基金余额出现收不抵支时,区财政立即启动补充机制进行资金调剂补缺,确保基金满足救助需求。救助范围覆盖了脱贫享受政策户和监测帮扶对象子女,涵盖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阶段。救助标准为学前教育阶段3000元/生·年、义务教育阶段3000元/生·年、高中教育阶段(含中职教育)6000元/生·年、大学教育阶段10000元/生·年。自2015年至2024年,东营区教育救助基金共计资助学生3068人次、857.91万元。
加强政策宣传。每学期开学前,通过家长会、主题班会、实地家访、致家长一封信等各种方式,确保每一名学生和家长知晓。加强精准识别。通过比对全国防止返贫监测和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信息系统,筛选出在校就读的脱贫享受政策户和监测帮扶对象子女,确保不漏一人。加强救助资金监管,教育救助基金每年都纳入区级部门预算管理,全部实行银行卡发放,由银行直接将救助基金电汇到受助学生家庭账户,减少资金流通中间环节。基金申请严格按照学校、学区办和教育局三级审核、部门联合监督程序执行,从学生申报、信息核查、社会公示到基金发放,全程做到公开、公正、公平,确保资助工作规范运行。截止目前,我区无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。教育救助基金政策的落实,缓解了学生的家庭经济压力,让学生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和底气,更加安心的完成学业,促进了我区教育公平,助力了我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。
责任编辑:张加强